当前位置:首页 > 链闻 > 性性与一场当W的探未来讨关于交遇钱3社上人

性性与一场当W的探未来讨关于交遇钱3社上人

2025-10-04 07:03:09 [市场] 来源:智能财链

每当夜深人静时,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:我们真的需要Web3社交吗?最近,整个圈子都在热议friend.tech和Tipcoin这两个项目,说实话,这让我想起当年Damus昙花一现的场景。作为一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,我不得不承认,Web3社交这条路,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崎岖。

两个当红项目:一场关于人性的实验

先说friend.tech吧,这玩意儿真的很有意思。想象一下,你花100美元买了个KOL的"门票",结果第二天价格涨到1000美元,这种感觉是不是很刺激?说实话,这种设计太聪明了——它把人类的贪婪心理拿捏得死死的。我有个朋友就沉迷其中,整天盯着价格波动,活像个炒股大妈。

至于Tipcoin,简直就是Twitter上的"撒钱"游戏。我亲眼见证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博主,因为发了条带$tip标签的推文,一周内就赚了几千美金。这让我想起2017年的ICO狂热,只不过这次的"矿机"换成了你的Twitter账号。

Web3社交的致命伤:奖励过后,还剩什么?

说实话,这些项目都逃不过一个魔咒:当奖励停止,用户就散了。记得去年我们团队做社交产品时,就遇到了这个难题。用户第一天兴致勃勃地领空投,第三天就开始抱怨"收益太低",一周后就杳无音信。

更讽刺的是,这些平台最终都难逃"OnlyFans化"的命运。friend.tech上线图片功能后,我的时间线简直不忍直视。这让我想起大学时教授说过的话:"互联网最强大的驱动力,永远是人性最原始的欲望。"

Web3社交的出路在哪里?

经过这些年摸爬滚打,我总结出三点心得:

第一,别妄想完全取代Web2。就像新能源车不能突然让加油站消失一样,Web3社交必须学会"借力"。我们Port3 Network现在做的就是这件事——在Web2和Web3之间架起一座桥。想想看,连马斯克收购Twitter后都要搞付费认证,这就是现实。

第二,基础设施决定天花板。去年我们测试一个社交DApp,光是发条动态就要花5美元Gas费,这谁受得了?直到Greenfield这样的存储方案出现,才让我们看到曙光。就像4G网络催生了短视频革命,Web3社交也需要自己的"高速公路"。

第三,真实需求才是王道。我特别欣赏Mirror的做法——不搞花里胡哨的代币经济,就老老实实解决写作和阅读的需求。上周有个00后开发者问我:"Anthony,你觉得Web3社交的未来是什么?"我的回答是:"当用户不再问你'这个能赚钱吗',而是说'这个真好用'的时候。"

写在最后:保持耐心,静待花开

说实话,现在的Web3社交就像2004年的社交网络——谁还记得当年的Friendster和MySpace?但我坚信,当基础设施成熟到一定程度,当开发者不再被Gas费困扰,当用户体验流畅到忘记自己在用区块链,真正的Web3社交革命就会到来。

到那时,我们回望今天讨论的friend.tech和Tipcoin,或许会像现在看早期的QQ秀一样,带着几分怀念,几分感慨。毕竟,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印记,而Web3社交的篇章,才刚刚开始书写。

(责任编辑:问答)

推荐文章
  • 1600亿美元金融暗战:当Robinhood遇上Coinbase,谁在定义未来?

    1600亿美元金融暗战:当Robinhood遇上Coinbase,谁在定义未来?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就在我们每天滑动手机的时候,一场价值1600亿美元的金融革命正在悄然上演。Robinhood和Coinbase这对看似毫无瓜葛的金融科技双雄,正在用完全不同的方式重新定义着我们的理财习惯。两种截然不同的金融哲学记得我第一次用Robinhood时,那种丝滑的操作体验让我印象深刻——就像在TikTok上划视频一样简单。但当我转战Coinbase时,却仿佛走进了一个神秘的加密世界博物馆... ...[详细]
  • 华尔街老钱为何对加密世界望而却步?5篇深度解析带你读懂市场脉搏

    华尔街老钱为何对加密世界望而却步?5篇深度解析带你读懂市场脉搏 Coinbase首席执行官Brian Armstrong最近难得敞开心扉,分享了这家加密巨头的成长历程。说实话,听完这些故事,我才明白这家公司能活到今天真是个奇迹。想想看,既要应对美国本土的残酷竞争,又要时刻防备朝鲜黑客的偷袭,还要在政策的风口浪尖上保持平衡。最戏剧性的是,差点因为CEO的一票否决错过了USDC这块大蛋糕!现在他们又在捣鼓预测市场,看来加密世界的边界还在不断拓展。以太坊站上4900... ...[详细]
  • 以太坊5000美元大关:牛市新起点还是山顶信号?

    以太坊5000美元大关:牛市新起点还是山顶信号? 这个周末的加密货币市场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。比特币刚冲上11.7万美元的历史新高,转眼就跌回11.2万美元附近徘徊。作为一个经历了多轮牛熊的老韭菜,我不得不说这次的行情特别有意思。市场上那些"聪明钱"似乎正在悄悄玩一场乾坤大挪移,从比特币撤退,转而杀入以太坊。说实话,现在比特币112,763美元的价位确实让人捏把汗,比周末的巅峰跌了将近2.4%。还记得周六凌晨那波疯涨吗?当时鲍威尔暗示9月可能降息... ...[详细]
  • 当币圈变成过山车:我们该如何在暴涨暴跌中寻找真正的机会?

    当币圈变成过山车:我们该如何在暴涨暴跌中寻找真正的机会? 最近这段时间,比特币就像个任性的小孩,一会儿暴涨让你心跳加速,一会儿暴跌又让你怀疑人生。以太坊刚创下新高就开始大洗盘,那些期待"山寨季"的朋友们,现在恐怕都变成了"山寨祭"。说实话,作为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,看着这些涨涨跌跌,我反而觉得挺有意思的。我们真的错过了什么吗?每次市场剧烈波动时,总有人在群里哀嚎:"又错过了!"、"为什么我总是买在最高点?"。但说实话,币圈从来就不缺机会。就拿最近来... ...[详细]
  • 市场恐慌时,正是我贪婪的时刻

    市场恐慌时,正是我贪婪的时刻 2023年9月14日 投资人日记最近美联储可真是进退两难啊!我在想,那些决策者们现在肯定都在会议室里焦头烂额。继续加息吧,美股市场恐怕要崩盘;不加息呢,通胀数据又居高不下。8月的CPI数据从3.2%反弹到3.7%,虽然比去年的9%好多了,但也够让人头疼的。说实话,我觉得市场需要学会"适可而止"。说到投资,我最近有个感悟:一个人的投资水平往往取决于他所处的圈子。那些从小在金融世家成长的孩子,看待市场... ...[详细]
  • 当香港车位遇上DeFi:一场关于时间与金钱的终极博弈

    当香港车位遇上DeFi:一场关于时间与金钱的终极博弈 说实话,每次看到香港那些天价车位,我都会觉得金融世界真是个奇妙的游乐场。在这个由数字和钢筋水泥组成的迷宫里,我们都在玩着同一个游戏:用今天的钱,赌明天的可能。Pendle这个DeFi协议,就像一面照妖镜,把金融产品的本质照得一清二楚。第一刀:切开时间的秘密Pendle的玩法很有意思。它把生息资产像切蛋糕一样分成两部分:PT和YT。PT就像是你存在银行的本金,稳稳当当;YT则是那份不确定的收益,像是... ...[详细]
  • 稳定币也能帮你赚钱?这份收益型稳定币生存指南请收好

    稳定币也能帮你赚钱?这份收益型稳定币生存指南请收好 最近朋友圈里有人晒USDC年化12%的收益截图?这可不是什么新型骗局。作为一个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玩家,我必须告诉你:稳定币的玩法真的变了!从"白嫖"到"分红"的进化记得我刚入行那会儿,USDT和USDC这些稳定币就像是个"铁公鸡"——发行方拿着我们的资金去投资美债赚钱,我们却连个钢镚儿都分不到。现在想想,Tether靠着100多亿美债每年躺着赚60亿美元利息,而我们只能干瞪眼,这公平吗?好... ...[详细]
  • 当华尔街开始玩转以太坊:Q4降息的狂欢与山寨币的机遇

    当华尔街开始玩转以太坊:Q4降息的狂欢与山寨币的机遇 最近鲍威尔的一席话,让整个加密圈都躁动起来了。说实话,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,我已经很久没见过市场这么兴奋了。虽然9月美联储会议还没开,但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已经从"大概不会"变成了"说不定真能成"。你说这市场能不激动吗?但有趣的是,比特币这个"老大哥"似乎不太给面子,上周五刚突破11700美元,转眼又跌回11000以下,这种上蹿下跳的行情,活像是个喝醉的水手在甲板上跳舞。机构入场:... ...[详细]
  • 稳定币的双面刃:新时代金融秩序的挑战与机遇

    稳定币的双面刃:新时代金融秩序的挑战与机遇 说实话,这些年来我看着加密货币市场从无到有,从边缘到主流,最让人惊讶的要数稳定币的崛起。记得2017年那会儿,大家还在为比特币的暴涨暴跌而疯狂,谁能想到几年后稳定币会成为加密世界的"定海神针"?稳定币:加密世界的"美元"说真的,稳定币就像加密世界里的美元,让这个原本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终于有了一个稳定的锚。我见过不少交易员朋友,他们现在做交易首选USDT或USDC结算,而不是直接用法币。这让我想起上... ...[详细]
  • 比特币遭遇滑铁卢:2025年8月市场深度解析

    比特币遭遇滑铁卢:2025年8月市场深度解析 说实话,看着比特币这两天在11万美元附近挣扎的样子,不由得让我想起去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暴跌。作为一名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我对当前市场的真实看法。市场现状:多空博弈的生死关头截至8月27日,BTC价格死死钉在11.1万美元这个微妙的位置。要我说,这就像是在悬崖边跳舞——下方108,600美元的支撑位要是守不住,很可能就会引发连锁反应。记得上周就有个朋友在110,000美元附近抄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