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效熊猫遇上一于资当比率的特币场关奇妙思考
说实话,每次看到熊猫慢悠悠地啃竹子,我就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比特币——这种世界上最珍贵的数字资产如今就像动物园里的熊猫一样,被小心翼翼地"圈养"在硬件钱包里。作为一个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投资人,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:是时候让比特币走出"数字黄金"的舒适圈了。 记得去年在东京的一家咖啡馆,一个比特币OG激动地向我解释他为什么坚持"比特币就该是价值储存"的观点。但说实话,当看到Ordinals带来的矿工收入激增时,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。 比特币减半就像是个定时炸弹——每四年就削减矿工收入。2024年4月即将到来的减半,会让人想起2017年那次导致全网算力暴跌30%的惨状。更可怕的是,51%攻击的成本也会跟着减半!这让我夜不能寐。 最近12家机构排队申请比特币现货ETF的场景,让我想起了2017年ICO狂潮时的盛况。贝莱德、富达这些巨头的入场,意味着比特币即将迎来真正的机构时代。但问题是,他们真的满足于只把比特币当"数字黄金"吗? Taproot升级就像给比特币装上了涡轮增压。2021年11月那次看似平静的升级,现在终于开始展现威力。我的分析师Vikram曾打趣说:"这就像给熊猫装上了智能手表。" BRC-20的热潮让人哭笑不得。800美元的Gas费用简直就是在烧钱,但这也暴露了比特币网络的真实需求。就像当年熊猫突然"网红"后,动物园门票暴涨一样,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了。 BitVM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。记得第一次听Stephan Livera解释时,我感觉就像在听天书。但现在看来,它可能是解锁比特币可编程性的钥匙——虽然这把钥匙现在还不太顺手。 Stacks的故事特别有意思。今年初在迈阿密的一个私密聚会上,我遇到几个STX社区的开发者,他们对即将到来的Nakamoto升级充满期待。78%的代币锁仓率让我想起了早期的比特币矿工。 闪电网络的困境让我想起熊猫的繁殖难题。1.6亿美元的TVL看起来很美,但那些替换循环攻击就像熊猫发情期的暴躁脾气,让人又爱又恨。 最近接触的Babylon团队让我看到了新希望。他们提出的"比特币版EigenLayer"构想,让我想起2015年第一次看到以太坊白皮书时的兴奋。不过这次,基础资产换成了比特币。 在最近的东京加密大会上,我与一位日本传统金融机构的高管聊天时发现,他们对比特币的需求简单得令人惊讶:稳定的收益,低风险。这让我意识到,追求复杂的可编程性可能本末倒置了。 就像没人会要求熊猫去拉车一样,我们不该强求比特币成为"超级计算机"。与其改变它的DNA,不如专注于如何让现有特性发挥更大价值。 说到底,投资比特币生态就像熊猫保护工作:既需要尊重其本性,又要创造适合繁殖的环境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特别关注那些能提升比特币资本效率的项目——因为这才是真正的"熊猫繁殖计划"。为什么我们要"折腾"比特币?
比特币生态的文艺复兴
新旧势力的角力
我们究竟在寻找什么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投资路上,我学会的两个简单道理:回归常识,守住本分
- SUI与韩国监管的激烈博弈:一场没有硝烟的加密战争
- 区块链游戏开发的烧钱真相:一文看懂如何打造专业团队
- Celestia:区块链模块化革命的先行者
- 币圈新贵Bullish美股首秀惊艳全场,机构投资者疯狂追捧
- 区块链分析工具大盘点:如何玩转链上数据的秘密武器
- 当华尔街遇见区块链:全球资本正悄悄布局加密市场新赛道
- XRP突然暴拉11%背后:原来藏着这些秘密
- 币圈风云再起:从英伟达到华尔街的市场启示
- 特斯拉的比特币持仓:一场科技巨头的加密实验
- 从Taproot到Drivechain:比特币扩容之路的两难抉择
- 流动性质押的未来:一位中国区块链创业者的真实思考
- 比特币减半前的阵痛期:23000美元的残酷考验?
- 谁说矿机不能安静赚钱?JASMINER X16-Q实测体验
- BTG和BTC的区别:一场关于比特币表亲的有趣探讨
- 坎昆升级引爆加密货币市场?资深投资者的深度思考
- 重磅!火币HTX联手特朗普家族企业 开启稳定币积分新时代
- 加密货币为何总是牛气冲天?一位老韭菜的深度观察
- 以太坊L2赛道: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悄然落幕
- 币圈狂欢:大饼以太强势拉升,上车机会就在眼前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