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投资资者资心寒冬公开法大将至市场深投
最近有位读者朋友问了个挺有意思的问题:RLB的排名究竟是70还是539?这让我想起自己之前文章里犯的一个小失误。其实当天我就发现并在评论区更正了,RLB的实际排名是70位,全流通市值是529亿美元。说到这儿,我不禁想跟大家聊聊我评估项目估值的独特视角。 在这个圈子里混久了,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评估标准。很多人喜欢盯着流通市值看,但我更倾向于关注全流通市值。为什么呢?这就像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他现在的表现,还要看他最坏能糟糕到什么程度。全流通市值代表着项目在最极端情况下可能面临的抛压,这种"往最坏处着想"的思维方式,让我在投资路上避开了不少坑。 具体操作起来其实很简单:先算出项目的全流通市值,再和同赛道的其他项目横向比较。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,这种比较不能简单粗暴。你得把团队的靠谱程度、执行力这些"软实力"都考虑进去。而且一定要记得把市场周期这个大变量算进去!我见过太多在牛市里被捧上天的项目,到了熊市跌得亲妈都不认识。 说到游戏平台FUC这个项目,我忍不住要跟大家分享个有趣的小故事。去年某天深夜,我在研究各种链游项目时随手买了点它的代币,结果转头就忘得一干二净。直到最近有人问起,我才想起来还有这么回事。这类平台型项目和Magic有点像,都是链游生态里的重要玩家。 说实话,去年我对链游赛道特别着迷,看到相关项目就忍不住想买点。不过现在回想起来,这种"广撒网"的策略效果并不理想。现在的我更倾向于在细分领域里寻找头部项目,毕竟投资不是集邮,数量多不如质量精。 最近总有人问我:"接下来还会有暴跌吗?"每次听到这个问题,我都想反问一句:"在你眼里,什么样的跌幅才算暴跌?" 记得2018年那会儿,跌个50%才算得上暴跌;到了2020年,20%的跌幅就能让市场哀鸿遍野;而今年,随便跌个10%就能上财经头条。你看,连"暴跌"的标准都在与时俱进地变化。 更耐人寻味的是,不同处境的投资人对"暴跌"的理解天差地别。对空仓的人来说,5%的调整可能就是天赐良机;而满仓的投资者可能连20%的波动都不屑一顾。既然大家对暴跌的理解都无法统一,又何必纠结会不会来呢?我现在就坚持一个简单的原则:价格在定投区间就买,不在就观望。与其猜顶摸底,不如踏踏实实执行自己的投资纪律。价值评估的艺术
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
关于暴跌的哲学思考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8月7日币圈观察:BTC和ETH的白盘博弈分析与实战建议
- 在加密寒冬中淘金:我是如何挖掘百倍潜力币的
- ZFB:区块链电商的破局者
- 加密世界的下一个爆发点:OpenTele携手Telegram重塑交易体验
- 币圈新手指南:如何避免成为市场韭菜?
- 柴犬币强势反弹信号来了?这些关键指标告诉你答案
- 2024年加密游戏赛道观察:这7个生态值得你重点关注
- ETHS为何一夜爆红?揭秘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爆款逻辑
- 全面禁止加密货币?IMF和FSB说这招不好使
- 比特币三季度跌惨了?别急,市场正在酝酿大戏
- Arbitrum Stylus:2023年Layer2赛道的技术革命
- 李隆:10月13日加密货币市场实战手记
- 重磅!招行打破传统金融边界 香港加密交易市场迎来国家队
- FTX惊天骗局:创始人亲口承认保险基金造假内幕
- Hover:DeFi借贷江湖的后起之秀,凭什么在红海市场中突围?
- 绝佳机会:教你如何轻松获得SCROLL空投的6倍收益
- 市场观察: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下跌趋势仍未结束
- 当音乐遇上区块链:玩转Web3音乐新世界
- CoinW六周年全球之旅:从迪拜两大区块链峰会启航
- 美元VS人民币:这场货币战争的背后藏着什么秘密?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