些法线千万别链游律红在香,这港做踩生意
说实话,现在国内的链游市场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很多号称"区块链游戏"的项目,玩起来跟传统手游没啥区别,难怪被玩家吐槽是"伪链游"。这不,最近不少游戏创业者都在打听:要不我们把项目搬到香港试试? 我跟律所的同事们讨论过好多次这个问题。结论很简单:基本用不着。为什么呢?咱们掰开揉碎说说。 想象一下,你在游戏里打怪爆了个稀有的NFT装备,想变现怎么办?肯定不是在游戏里直接交易对吧?绝大多数玩家都会跑到OKX、Binance这些交易所去买卖。说白了,游戏只是个生产道具的地方,真正的金融交易发生在别处。 香港证监会(SFC)管的那些1号、7号、9号牌照,都是给正经金融机构准备的。你一个游戏公司,玩家充其量就是在游戏里买点皮肤、道具,跟炒股炒币完全不是一回事。就像小区里的大爷大妈在棋牌室打麻将,难不成还要给他们发个金融牌照? 刚从内地过来的朋友总爱问:"在香港做游戏要不要版号?"我每次都要笑着解释:这儿可不兴这套!香港没有版号制度,这点确实省心不少。 至于电信牌照,除非你要自己搭建游戏服务器机房,否则基本用不着。我们团队有个客户之前非要申请,结果花了几十万才发现纯属多此一举。 说到这个我可要好好提醒各位。去年有家新加坡公司,在游戏里搞了个开宝箱玩法,结果被香港警方直接端了。他们老板到现在还在打官司呢! 香港的赌博牌照基本都被赛马会垄断了,普通游戏公司根本申请不到。我见过太多创业者耍小聪明,说什么"我们这叫游戏道具随机掉落,不算赌博"。拜托,法官可不吃这套!一旦被认定涉嫌赌博,轻则罚款,重则吃牢饭。 根据我们处理过的案例,我总结了三条黄金法则: 第一,KYC一定要做扎实。上周还有个客户问我:"我们就个小游戏,能不能不搞实名认证?"我的回答是:"你想进监狱的话可以试试。"现在香港金管局查得可严了,连未成年保护都要管。 第二,资金流动要规范。我们建议最好找持牌支付机构合作,千万别自己搞个钱包就让玩家往里充钱。 第三,游戏规则要经得起推敲。去年有款很火的链游,因为设计了"拉人头返利"的玩法,差点被当成传销查处。最后还是我们帮忙重新设计了经济模型才过关。 总之在香港做链游,法律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:金融监管、赌博红线、用户保护。把这些关卡都过了,生意就能做得踏实。我是金鉴智,在日本读完法律硕士后,这些年经手了大大小小几十个链游项目。有什么具体问题,欢迎随时来聊聊。第一步:搞清要不要拿金融牌照
第二步:其他牌照也不能大意
最危险的红线:赌博元素
合规经营的三大法宝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以太坊正在上演一场机构疯抢的大戏,今年它会是下一个比特币吗?
- 当社交热潮退去:Friend.tech之后的市场真空谁来填补?
- 当Blast搅局Layer2:一场技术理想与市场现实的激烈碰撞
- 加密市场还能继续狂欢吗?我们该贪婪还是恐惧?
- 沉睡十年的比特币巨鲸开始翻身,市场该紧张还是兴奋?
- 币圈暗流涌动:如何在震荡市中捕捉山寨币机会
- 稳定币挖矿正当时:这8个高收益机会不容错过
- 比特币正在华丽转身:从野孩子到华尔街宠儿的蜕变
- TRONENERGY:让波场交易不再能量焦虑的贴心管家
- BLUR新势力:NFT交易市场正在上演一场后浪拍前浪的好戏
- 铭文狂欢背后的真相:当孙宇晨进场后一切都不同了
- 比特币生态大爆发:2023年这些创新正在重塑数字货币未来
- 2025年三大加密货币的做空机会:老司机的实战指南
- 市场风向标:关键点位争夺战一触即发
- 芒格的智慧:一位投资大师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
- Blur代币上演过山车行情:空投+新项目引爆市场热情
- 加密市场惊魂24小时:老韭菜的血泪教训
- 从USTC暴涨看Mint Cash:比特币抵押稳定币的新玩法
- NFT数据分析指南:这些工具让你玩转数字藏品市场
- 网易区块链惊艳亮相数字贸易博览会:这些黑科技不容错过!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