币新香港用地 稳定为何规落票脚投市场

八月的第一天,香港金融圈上演了一出"冰与火之歌"。在《稳定币条例》正式生效的当日,资本市场却出人意料地给这个备受关注的新规泼了一盆冷水。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: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
概念股集体跳水 市场情绪急转直下
翻看当天的股价走势图,简直是一片惨淡。港股市场上,耀才证券跌得最狠,将近20%的跌幅让人心惊肉跳;云锋金融、欧科云链也都跌超15%,就连A股的四方精创也未能幸免。这让我想起前几个月这些股票的疯狂上涨,现在看起来就像是一场梦。
说实话,这个结果并不完全出乎意料。早在7月底,香港金管局就释放了明确信号:首批牌照很可能要到2026年初才会发放,而且数量可能只有个位数。这就好比告诉一群饥饿的人要等到后年才能吃饭,而且只有少数幸运儿能分到食物。
监管收紧 市场预期落空
记得半年前《条例草案》刚通过时,市场是多么欢欣鼓舞。当时不少机构都在摩拳擦掌,仿佛稳定币的黄金时代就要到来。但现实总是比想象骨感,香港金管局显然更看重金融系统的稳定性。
我特别注意到金管局助理总裁陈景宏的表态,他强调了对反洗钱的高度重视。这让我想起去年BIS那份措辞严厉的报告,直指稳定币在非法活动中的"偏爱"地位。看来香港监管层是铁了心要打一场"反洗钱"的硬仗。
概念炒作遇冷 理性回归
不得不说,前几个月稳定币概念股的疯狂涨势确实有些离谱。有些公司明明主营业务和稳定币八竿子打不着,但只要沾上这个概念,股价就能一飞冲天。多点数智就是典型案例,发个公告说要申请牌照,股价就能暴涨近90%。
余伟文局长的两篇"降温"文章来得正是时候。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市场存在"过度概念化"的问题,这让我想起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的场景。说到底,金融创新需要激情,但也需要理性。
牌照争夺战 谁更有胜算?
尽管市场遇冷,但牌照的争夺战依然精彩。目前来看,蚂蚁集团、京东、渣打银行等机构都跃跃欲试。我个人比较看好蚂蚁,毕竟他们在跨境支付和区块链技术上都有深厚积累。
不过别忘了香港金管局的"三道门槛":实际应用场景、配套能力、风险管控。这就像是为申请人设置的三重考验,光有热情可不够。正如邹传伟院长所说,香港可能更看重港元稳定币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,而不是单纯的加密资产交易。
这场稳定币的马拉松才刚刚开始,短期内市场可能会持续低迷。但对于真正有实力的玩家来说,这或许正是潜心布局的好时机。毕竟在金融监管这件事上,慢一点总比乱要好。
相关文章
- 最近这段时间,狗狗币的表现真是让人捏把汗。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投资者,我眼看着DOGE/USD这对组合一路下滑,现在连0.220美元的重要心理关口都被轻松击穿。说实话,这种情况让我想起了2018年的熊市光景。市场动态:雪崩式下跌令人担忧从Kraken交易所的数据来看,狗狗币的价格走势简直就像坐滑梯一样。先是跌破0.2320美元的关键位置,接着0.220美元和0.2150美元的支撑位也相继...2025-10-01
- 早上起床刷手机,区块链圈子里又炸开了锅。美国M2货币供应量突破22万亿美元大关,这个数字让我不禁咂舌 - 这印钞机开得是不是有点猛啊?难怪现在大家都急着找抗通胀的资产,比特币这种稀缺品自然成了香饽饽。说起比特币,维珍邮轮这个操作挺有意思。现在连豪华邮轮都开始接受比特币支付了,看来数字货币正在悄悄渗透高端消费市场。我有个做私募的朋友说,他们圈子里现在讨论最多的就是怎么把比特币纳入资产配置。不过说实话...2025-10-01
- 2025年8月1日,这个日子对香港加密圈来说绝对是个分水岭。就在大家以为还有缓冲期时,金管局在7月29日突然甩出四份重磅文件,像颗深水炸弹把市场炸开了锅。作为一名见证过多次监管风暴的老金融人,我不得不说这次出手又快又狠。监管细则:刀刀见血记得那年支付宝被约谈的场景吗?这次稳定币监管的力度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四份文件里,《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》和反洗钱指南是主菜,其他两份说明则是配套菜单。我仔细研读...2025-10-01
- 最近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- 稳定币这个市场简直热得发烫。无论是华尔街的金融大佬,还是加密圈的技术极客,都在讨论这个话题。但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对这股"稳定币专用链"的热潮持保留态度。看看现在市场上的动作:Stripe悄咪咪地在搞区块链,Circle高调宣布要搞自己的链,Tether更是四处撒钱投资链项目。连Robinhood、摩根大通这些传统机构也来凑热闹。这让我...2025-10-01
- 在奥斯汀Permissionless大会的现场,我感受到DeFi领域正在面临一个有趣的悖论——这个行业的技术创新跑得比采用速度还快。Compound创始人Robert Leshner的一番话让我印象深刻:"别指望传统金融机构会真的加入DeFi。"这位现在掌管区块链金融公司Superstate的行业老炮儿说得斩钉截铁。作为一名长期观察金融科技发展的从业者,我完全理解Leshner的观点。传统金融机构...2025-10-01
- 说实话,看着美股一路高歌猛进,我这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都觉得不可思议。美国股市就像个被宠坏的孩子,明明已经吃撑了,还能继续往嘴里塞蛋糕。最新的MSCI美国指数市盈率已经飙到23倍了,这可是25年来最夸张的溢价水平。记得上个月和华尔街的几个老友吃饭,大家都在讨论一个有趣的现象:现在市场完全不顾传统估值逻辑,越是贵的股票越有人抢着买。这让我想起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的疯狂,不过这次似乎有些不同...2025-10-01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