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币大人生下囚盗的到阶天才从技术双面
2019年春天的那个夜晚,佐治亚大学城雅典市的警方接到了一通不寻常的报案电话。"我的比特币被偷了!"电话那头,28岁的Jimmy Zhong声音颤抖,"我现在恐慌症发作了。"这位佐治亚大学校友可能没想到,这通看似普通的报警电话,竟揭开了美国司法史上最大规模的加密货币盗窃案之一。
神秘富豪的双面生活
Jimmy Zhong在当地是个传奇人物。白天他住在大学城外一栋不起眼的小房子里,晚上却常常出入高档酒吧为所有人买单。我采访过不少他的朋友,都说Jimmy花钱就像在玩大富翁游戏——动辄就是几百美元的小费,私人飞机接送朋友看球赛,还曾在比佛利山庄给每个同行好友1万美元的购物额度。
但最让人费解的是,这个挥金如土的年轻人似乎没有任何正式工作。他在盖恩斯维尔湖边的别墅里摆满了奢侈品:水上摩托艇、脱衣舞杆、成箱的名酒。更夸张的是,他曾经用装满100万美元现金的金属箱子来搭讪女孩——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。
私家侦探的意外发现
在被盗事件后,Jimmy雇佣了前警察Robin Martinelli作为私家侦探。这位即使经历过截肢手术仍然坚持工作的女侦探告诉我:"Jimmy那群朋友给我的感觉就很不对劲——假惺惺的,明显是在利用他。"通过监控录像,Martinelli锁定了一个戴着灰色帽子和黑色滑雪面罩的可疑男子。
有趣的是,每当Martinelli暗示可能是Jimmy的朋友作案时,这位富豪客户就会勃然大怒。"Jimmy太渴望被爱了,"Martinelli无奈地说,"他宁愿相信那些虚情假意的朋友。"这个细节让我不禁思考:一个人可以在虚拟世界盗取数十亿资产,却在现实生活中如此渴望友情。
数字时代的完美犯罪
调查的转折点出现在2019年9月。区块链分析公司Chainalysis发现,2012年从暗网"丝绸之路"被盗的5万枚比特币有了新的动向——其中800美元被转入了一家需要实名认证的交易所。这个账户的主人,正是Jimmy Zhong。
我采访了参与调查的国税局探员Trevor McAleenan,他回忆说:"当我们看到他的电脑上有价值六七千万美元的比特币时,就知道找对人了。"更戏剧性的是,警方在搜查中发现Jimmy把电脑藏在爆米花罐里,还在混凝土下面埋了一个装满比特币实物和现金的保险箱。
技术天才的堕落之路
随着调查深入,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浮出水面:Jimmy Zhong竟然是比特币最早的开发者之一。2009年,这个当时还不到20岁的年轻人就参与了比特币核心代码的编写。McAleenan告诉我:"他就是我们所说的加密元老(OG),本可以成为区块链技术的先驱。"
《数字黄金》一书的作者Nathaniel Popper对此评价道:"这简直是最讽刺的比特币故事——一个创造者变成了最大的窃贼。"更讽刺的是,由于原"丝绸之路"的用户大多是毒贩,这些价值30亿美元的比特币最终无人认领,成了美国政府的意外之财。
尾声
33岁的Jimmy Zhong现在正在联邦监狱服刑。宣判前,他唯一担心的是自己13岁的爱犬Chad无人照料。他的律师告诉我,Jimmy患有自闭症,学生时代饱受欺凌,是网络世界给了他慰藉。
这个故事的讽刺之处在于:一个能在数字世界盗取数十亿资产的技术天才,却搞不定现实生活中的基本人际关系。就像他那个装满现金的搭讪箱子一样,这场比特币大戏最终也以失败告终。唯一不同的是,这次失败的代价是自由。
(责任编辑:知识)
-
昨天那波行情简直是为我的空单策略量身定做的!说实话,我自己都没想到能这么精准。市场就像读懂了我的心思一样,非常配合地往下砸了50个点。记得昨天在群里分享这个策略的时候,还有几个新手朋友将信将疑的。现在回过头看,这50个点的利润可是实打实的啊!这波操作我自己都忍不住想要给自己点个赞。说实话,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能遇到这么完美的走势确实不容易。市场给机会的时候,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了。这次不仅点... ...[详细]
-
今天早晨醒来,发现区块链圈又是个不眠之夜。监管机构频频出手,市场暗流涌动,这些消息值得我们好好梳理。监管重拳出击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(CFTC)这次终于动真格的了,他们正在纽约南区法院起诉Voyager Digital的前CEO Stephen Ehrlich。这位老兄把Voyager包装成"避风港",忽悠投资者往里投钱,结果现在CFTC不仅要他赔偿损失,还可能要永久禁止他从事相关业务。说实话,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作为一个长期观察科技趋势的经济分析师,元宇宙这个概念让我既兴奋又困惑。记得小时候看《黑客帝国》时那种震撼感吗?如今元宇宙似乎正在把那种科幻场景变成现实——或者说,试图变成现实。元宇宙到底是什么?说来有趣,元宇宙就像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潘多拉魔盒,每个人对它都有不同的理解。有人说它是3D版的互联网,有人说它是虚拟社交平台,还有人认为它就是下一代游戏。这个问题我跟业内朋友争论过无数次,至今仍没有一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科技与商业创新的研究者,我必须说曾鸣教授的最新演讲给了我极大的启发。这位前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在10月12日的《看十年》公开课上,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振奋的未来图景。战略思维的革新记得2017年第一次听曾教授讲战略时,我就被他的观点震撼到了。在那个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年代,他已经开始思考更长远的问题。如今六年过去,回看他当时的预言,不得不佩服其远见卓识。曾教授特别强调"看十年"的能力... ...[详细]
-
看到摩洛哥地震灾区传来的画面,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。作为加密行业的观察者,我很欣慰地看到币安这次迅速采取的行动。这个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决定向受灾民众伸出援手,通过BNB空投的方式提供300万美元的紧急援助。人性化的援助方案不得不说,币安这次的设计相当贴心。他们考虑到了受灾地区的特殊情况,设置了分级的援助标准。那些在9月9日前就完成地址验证的当地用户,每人能获得100美元的BNB。想象一下,这个... ...[详细]
-
最近逛交易论坛时,我发现不少老韭菜都在讨论以太坊持仓量的变化。说实话,这确实是个值得玩味的信号。市场走势的微妙变化表面上看,以太坊价格确实陷入了某种胶着状态,在1540-1560美元区间反复试探。这种横盘整理让不少持有者开始焦虑,毕竟谁都不想看着自己的资产在原地踏步。但Kaiko的数据却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细节:自去年9月以来,ETH的未平仓合约数量一直在悄悄攀升。我记得10月10日那天看到数据时吓了... ...[详细]
-
在加密货币这个充满戏剧性的舞台上,FTX前首席执行官萨姆·班克曼-弗里德(SBF)的故事简直比好莱坞剧本还精彩。前Alameda CEO卡罗琳·埃里森最近爆出的内幕显示,这位昔日的加密金童并非表面那么从容不迫。币安阴影下的商业策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:SBF深夜在办公室里踱步,手指不停地敲击着桌面,焦虑地盯着币安的市场份额报告。埃里森透露,他几乎"抓狂"地想让监管机构对币安采取行动。这就像一个街头摊贩... ...[详细]
-
Variant Fund的投资合伙人Derek Walkush最近提出了一个颇有意思的观点:在DeFi领域,投机其实是一把双刃剑——用好了就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。这让我想起去年火爆一时的Friend.tech,靠着"社交key"这种新奇的投机资产,硬是让用户像疯了一样涌入。说实话,在DeFi世界里,这种"先投机,后正名"的套路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。DeFi冷启动的尴尬:没人愿意当小白鼠作为一个在加密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比特币圈子最火的话题非铭文莫属,各种协议层出不穷,朋友圈天天被ORDI、ATOM刷屏。不过我今天不想聊这些代币的价格走势,而是想从一个更有趣的角度——矿工收益这个硬指标,来解读这场铭文狂欢背后的经济逻辑。矿工的春天:手续费收入暴涨的秘密如果你关注过比特币矿工的收益变化,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。8月份的时候,手续费收入在矿工总收入中的占比还不到2%,简直可以忽略不计。但到了11月,这个数字直接... ...[详细]
-
FTX丑闻持续发酵:高管自曝行贿内幕 比特币矿业面临生死考验
作为一名跟踪加密行业多年的市场观察者,最近FTX案的庭审证词简直让人瞠目结舌。前Alameda CEO Caroline Ellison在法庭上的爆料,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行业最阴暗的角落:为了解冻被中国交易所锁定的10亿美元资金,他们居然上演了一出"泰囧"般的闹剧。惊天贿赂案:从"泰国妓女"假账户到1亿美元"赎金"Ellison透露,在尝试通过律师谈判无果后,SBF团队竟然想出了创建以"泰国妓女"命... ...[详细]